​电镀的源起

2020-05-25 1058

    “电镀”这个词是通用的工业加工行业用语,通常是指在金属表面上另一种金属的加工或生产过程。由于电镀在工业产品特别是日用五金产品中有大量应用,以至于“镀”字在汉语中成为表示在表面包一层饰物的习惯用语,并衍生出“金玉其表”的“包装”含义,比如将非正式地获得某种资质或经历称为“镀金”,有些对电镀技术不了解的人则常将电镀说成“镀电”或“镀金”。电镀一词的日语,正是“镀金”二字(めっき),意指将金属包起来。英语表示“镀”的词是 plating,是从 plate板材一词引申出来的,也是指用很薄的金属在表面包覆。也就是说,镀是在材料表面包覆一层金属。

   可以说镀覆是世界流行的工业加工方法,并且是古已有之的。我国晋代练丹家陶洪景(456-536年)在其著作《神仙传》中明确记载有置换镀铜的方法:“鸡屎矾……不入药用,惟堪镀作,以合熟铜;若投苦酒中涂铁,皆作铜色,外虽铜色,内质不变”。陶洪景这短短数语,就将硫酸铜在铁表面置换“镀”出来的现象说得清清楚楚,不仅直白地用了“镀”字,并且还提供了方法。鸡屎矾是古代对硫酸铜的称呼,而苦酒则是醋酸。这证明,我们的租先很早就知道了在铁器表面置换镀铜的道理和方法。这也是“镀”字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最早的文字记截。

   当然硫酸铜能用于在铁器表面置换出铜,并非陶洪景那个时代才被发现的,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我国的秦汉时期。据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“石胆……能化铁为铜”。而《淮南万毕术则》说:“曾青得铁则化为铜”。这可以说是最早关于在铁上化学置换镀铜的记载。

    另一个古老的获取金属镀层的化学方法是汞齐化。汞在室温下能与固体状态下的金属粉末经调和后形成合金。这种合金化的过程称为汞齐化。因组成不同面呈液态或固态,用这种汞齐化的液体,可以在铁器等材料上镀上贵金属。我国古代就有这种做法,包括在补牙材料表面镀金。近代电镀工艺中,用汞齐预镀银来提高镀银结合力的方法仍有使用。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对环境的影响太大而且工艺并不是十分可靠,现在已经很少采用。

   汞齐化也是提取金,银,珀等贵金属的一种方法。含贵金属的矿石汞,水一起研磨,贵金属与汞成汞齐面分出。汞齐经加热蒸出汞得贵会属。

   镀的方法是古已有之,但电镀的方法,只有在电能开发出来以后才得以实现。

  文章源自:电镀添加剂生产厂家     http://www.jmsthg.com/

推荐新闻